张云程会长精译《道德经》之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,抟(tuan)之不得名曰微。

张云程精译《道德经》之 第十四章原文:
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,抟(tuan)之不得名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其上不皦,(jiao)其下不昧,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,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以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
张云程精译《道德经》之 第十四章译文:
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,抟(tuan)之不得名曰微。 
有一种用眼睛看,而看不见,无形无色的物质,我们简称它为“夷”。我们用耳朵去听,而听不见,极其细弱的磁波,我们简称它为“希”。我们用手去触摸,而摸不到,无质无实的虚像,我们简称它为“微”。
 
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 
不要拿出很大的精力想把这三种现象搞明白,类似这样的现象只有用一去解释,那就是阴和阳。
 
其上不皦,(jiao)其下不昧,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 
它们没有辉煌的起始,也没有暗昧的结束,它们既无开端,也没有消失,河上公讲:“绳绳,行动无穷极也。”所以,它们从无到有,从有又回到初始,这样不停的运转。
 
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 
可以这样讲,你们说它不是物质,可它们的确是物质,你们讲它没有像,可它们确实有影像,我们就叫它“惚恍”。惚恍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模糊,不能确定,老子把这种不能确定的东西留给了我们后人来解释。
 
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,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 
到他的前面看不见开头,到他的后面看不到结束,从古到今,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道,也就是一,也就是阴阳不断变化,生生死死,有有无无,没有终结。
 
以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 
河上公讲“上古之远,其道存焉,故虽在今,可以知古始也”远古时就是这个法则,到现在依然如此,能认识到这点,就知道了大道法则。

关于张云程会长
       哲学家,思想家       
       老子及《道德经》资深研究学者       
       中国老子同道会会长,国学文化名人,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学者,老子及“道德经”文化思想走向世界倡导者。       
       我国老子文化与《道德经》资深研究学者,精心译制著作《愚译道德经》等作品受到国内外人文学者、国学大师、哲学家、艺术家、专家教授等极高认可。 
图注:恩师张云程老师

张云程会长导读《道德经》      
       老子《道德经》,博大精深。      
       像水一样,滋养万物,处下不争。      
       像宇宙一样,包含天下,为而不恃,大道自然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世上翻译道德经成千上万,各持意见,各有千秋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见解,正是由于对道德经的见解不同,几千年来,正如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这样形容,“《道德经》就像一个储藏丰富宝藏的井泉,只要放下汲桶,垂首可得。”他的意思是,每个人学习《道德经》,都可以找到他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。       
       我谈谈看道德经的心得体会(对道德经的解析),希望各位专家学者,能对此发表看法,互学互问,求同存异,使道德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。摘自张云程著作《愚译道德经》
图注:恩师张云程著作《愚译道德经》

老子文化,是中国的,更是世界的。
《道德经》值得中国和世界研究、传承与应用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