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喜迎二十大,文化兴中华”主题活动之 国学文化传承沙龙暨古琴文化弘扬大使陆昶旭走进有道文苑

        2022年7月6日,“喜迎二十大,文化兴中华”主题活动之国学文化传承沙龙暨陆昶旭《古琴音乐与文化传承》主题沙龙在有道文苑举行。

参加人员
1、青年音乐人、古琴文化专家,陆昶旭
2、国传委文化顾问,潘旭东
3、北京平谷区文化旅游局作家朱老师
4、国传委秘书长、有道文苑院长,施永宝
5、有道文苑执行院长,胡晓松
6、陆昶旭工作室主管,邓老师
7、有道文苑李丽平
8、古琴爱好者,胡晓双
9、古琴爱好者,马超越

       陆昶旭老师分享了艺术人生,讲述了自己与古琴是如何结缘,通过古琴音色,了解古琴文化,了解古琴传承,最后研究古琴的制作。陆昶旭老师分享古琴制作及调音要求,古琴的历史、款式、外形结构及声音特点。
      陆昶旭老师亲自示范了弹奏的技巧、指法、坐姿,全面的介绍了古琴各个音阶,古琴的散音、按音、泛音 ,古琴的半音、全音。
       陆昶旭老师讲解了古琴与自然的融合及修身养性之道。听琴、弹琴可以修身、调性、养心,达到防病及调理身心健康作用。

陆昶旭老师现场古琴演奏《关山月》、《良宵引》

陆昶旭老师亲自指导活动嘉宾体验古琴指法

陆昶旭老师向活动嘉宾赠送作品光盘

有道文苑向陆昶旭老师赠送非遗剪纸作品

古琴文化分享
      古琴,又称瑶琴、玉琴、七弦琴,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,有三千年以上历史,属于八音中的丝。古琴音域宽广,音色深沉,余音悠远 。
     古籍记载伏羲作琴 ,又有神农作琴、黄帝造琴、唐尧造琴等传说;  舜定琴为五弦 ,文王增一弦,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  ;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
      琴曲存世3360多首,琴谱130多部,琴歌300首。2003年11月7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,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起源
      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,《琴操》载:"伏羲古琴 作琴。" 《琴当序》中记载:"伏羲之琴,一弦,长七尺二寸。" 汉代桓谭《新论》中记载:"神农之琴,以纯丝做弦,刻桐木为琴。至五帝时,始改为八尺六寸。虞舜改为五弦,文王武王改为七弦。"
     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《诗经》,周朝时,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、朝会、典礼等雅乐外,也盛兴于民间,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"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";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:"我有嘉宾,鼓瑟鼓琴";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"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";《诗经·小雅·鼓钟》:"鼓钟钦钦,鼓瑟鼓琴";《诗经·小雅·甫田》:"琴瑟击鼓,以御田祖";《诗经·墉风·定之方中》:"椅桐梓漆,爰伐琴桑";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:"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";这说明古琴至少在周朝,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、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,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。

音色
     中国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。有散音七个、泛音九十一个、按音一百四十七个。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,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。"静"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,琴音也被称为"太古之音"、"天地之音"。这里的"静"还有两层意义,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,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。
      古琴的三种音,散音、泛音、按音,都非常安静。散音松沉而旷远,让人起远古之思;其泛音则如天籁,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;按音则非常丰富,手指下的吟猱余韵、细微悠长,时如人语,可以对话,时如人心之绪,缥缈多变。泛音象天,按音如人,散音则同大地,称为天地人三籁。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,可以状人情之思,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。
      在古琴音乐三音交错、变幻无方、悠悠不已之中,凡高山流水、万壑松风、水光云影、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,尽能蕴涵表达。宋代《琴史》中说:"昔圣人之作琴也,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。"晋时嵇康作《琴赋》曰:"众器之中,琴德最优。"也就是认为在各种乐器中,古琴是最好的,具有最优异的品德,最适宜君子作为修养之具。琴音的松沉旷远,能让人雪躁静心,感到和平泰然的气象,体验内心的祥和喜乐;琴乐的洁净精微,能让人感发心志、泻泄幽情,化导不平之气、升华心灵意境。归根结底,就是以七弦琴中的"含至德之和平"(《琴赋》),来养成君子"中和"的品德、达成"乐教"的目的。尤其是道家"大音希声"(老子)、"至乐无乐"(庄子)的思想,在七弦琴中能得到最好的体现。琴音的低缓悠远、缥缈入无,让人由抚琴听琴而进入一咱超乎音响之上的"无声之乐"的意境,体验到"希声""至静之极"的境界;庄子将这种虚静的、通乎天地万物的境界称为"天乐","以虚静推于天地,通于万物,此之谓天乐"(《庄子·天道》)乃是一种天人相和、无言而心悦、超乎音响感受之上的精神境界。

技法
      演奏时,将琴置于桌上,右手拨弹琴弦、左手按弦取音。古琴技法甚多,古时有超过一千种,今常用指法仅几十种,例如右手的抹、挑、勾、剔、打、摘、擘、托(即"右手八法")、轮、拨、剌、撮、锁、如一、滚、拂、双弹等,左手的上、下、进复、退复、吟、猱、罨、跪指、掏起、带起、爪起、撞、牵、全扶、半扶、龊、间勾、转指、索铃等。
      古琴的右手弹弦亦有手指之别与指背甲弹与指面肉弹之别。右手的弹弦是由大指、食指、中指和名指承担的。一般说来,大指与中指力度较强,食指与名指较弱(小指是古琴中的禁指,只用其余四指弹奏)。这四指的弹弦又各分指背甲弹和指面肉弹两种。前者音色比较轻、薄、亮,后者音色比较重、厚、实。近代著名琴家彭祉卿对此有过详细的分析,他说:"以指甲肉别之,轻而清者,挑摘是也;轻而浊者,抹打是也。重而清者,剔劈是也;重而浊者,勾托是也。外弦一二欲轻则用打摘,欲重则用勾剔;内弦六七欲轻则用抹挑,欲重则用劈托;中弦三四五欲轻则用抹挑,欲重则用勾剔。抹挑勾剔以取正声,打摘劈托以取应声,各从其下指之便也。"
      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,以右手弹弦出音。左手按弦之指的不同和手指按弦部位的不同均可造成音色的差异。左手按弦除偶用中指与食指外,最常用的是名指与大指;其按弦的部位亦有肉按与甲肉相半之按两种。一般说来,名指按弦其音温厚稳实,大指则清脆明亮;肉按者温厚稳实,甲肉相半者则清脆明亮。
      就右手的弹弦来说,其强弱变化的幅度十分宽广。由于古琴有效弦长,振幅广阔,故同样一种弹弦技法,可以弹出极轻柔飘忽的音,同时也可以弹出非常沉重刚烈的音,这全凭演奏者使用的力度如何。而有效弦长比较短的乐器,例如琵琶、阮等,其可变化的幅度就小得多。实际上,古琴弹弦的四指本身也是有着力度差别的。一般说来,大指的托、劈和中指的剔、勾尤见力度,而食指与名指则相对地要柔弱一些。四指中,用肉弹与用甲弹效果又有不同。肉弹所出的音线较粗,甲弹则较细;如果用力相等,那么较粗者体积大,单位压强小,故以强度胜;较细者体积小,压强大,故以力度胜。古琴演奏时可以根据出音力度的需要而选择适当的弹弦技法,其选择的余地相当大。
      左手按弦技法也会对力度造成影响。首先,按弦部位的不同和技法的差异可以造成力度的变化。若就按弦手指而言,则有大指与名、中指之区别:用大指则明亮有力,其音线细而光滑;名、中指则柔和温润,音线较为粗、松。若就按弦部位而言,则有肉按与甲肉相半之按的区别:甲肉相半者明亮有力,其音线细而光滑;肉按者柔和温润,音线较为粗、松。音线细而光滑者,其质感密,其力度强;音线粗、松者,其质感疏,其力度弱。何粗何细,何强何弱,演奏时也可以根据音乐表现的力度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按弦技法。
      古琴发音的张力除了来自左右手的技法与使用的力量外,还有一个因素,就是左手运指的速度。一般来说,速度越快便越见力度,反之,则越是松弛。但是,更重要的还取决于速度的变化状态。左手在使用绰、注等技法时,其运指通常是非匀速的,即变速的,它们或者呈减速度状态,或者呈加速度状态。匀速运动所形成的轨迹是直线的,而减速运动和加速运动则是抛物线或反抛物线的。直线形不成张力,只有抛物线(包括反抛物线)才是富有张力的线条。不同的是,抛物线的轨迹是由紧张趋于松弛,而反抛物线的轨迹则是由松弛趋于紧张。趋于紧张者刚健有力度,趋于松弛者则平稳、舒展。效果不同,但都是富有张力的音线。古琴在以绰、注方式出音时所形成的轨迹大部分正是抛物线或反抛物线的,因而极富张力。

外形
      古琴造型优美,常见的为伏羲式、神农式、仲尼式、列子式、连珠式、落霞式、灵机式、蕉叶式、剑式等。主 要是依琴体的项、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。琴漆有断纹,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。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、漆底的不同,可形成多种断纹,如梅花断、牛毛断、蛇腹断、冰裂断、龟纹等。有断纹的琴,琴音透澈、外表美观,所以更为名贵。古代名琴有绿绮、焦尾、春雷、冰清、大圣遗音、九霄环佩等。

陆昶旭老师个人介绍
艺术家个人信息
      陆昶旭   艺名陆沅枫  籍贯江苏江阴
      华语乐坛创作男歌手,音乐人

艺术家社会职务
      明心德古琴堂创始人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师
     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
      中国慈善爱心基金会公益大使
      有道文苑古琴文化弘扬大使

艺术家音乐创作成果
      曾获全国流行星音乐大赛原创组银奖
      2009年中国唱片发行专辑《真爱 珍爱》继又推出专辑《枫从东方来》。
      其主要代表曲《青莲》《旗袍韵》《落单侯鸟》《太极》《司法工作者之歌》《月夜》《菩提树下》《那一世情歌》《不会忘记》《爱情的世界里没有谁对谁错》《中国菜》《还要让我等多久》《不懂爱的人》《距离》《再一次起飞》《你最美》《一个人走》《没有人比我更爱你》《如何忘记》《爱在每一季》《一生厨缘》《我的爱你的菜》

艺术家与影视音乐创作
      演唱了电视剧《美丽鲜花在开放》中主题曲《遗忘的年华》
      蜀绣记录片主题曲《绣缘》
      九华山清源禅寺《祈愿》
      巨赞国学院《佛心巨赞》
      少林寺《禅武精神》
      江阴市公益组织《爱心向前走》
      长江医院《天使的眼睛》

艺术家参与社会公益
      汶川地震灾后公益歌曲《绝不放弃》
      舟曲地震灾后公益歌曲《有难同当》
      环保公益歌曲《呼唤》
      公益歌曲《同在蓝天下》
      德国费森尤斯卡比(中国)雇主品牌歌曲《我们》
      为城市江阴市打造《大江之阴》 
      新疆霍城创作了《霍城走天涯》
      拉萨创作了《心中的布达拉》 
      新西兰《奥克兰的夜》

艺术家社会影响
      陆昶旭身居创作与演唱的多元化的实力的实力歌手,他的歌声清澈真切,细腻圆润。他的曲风多变,时尚清新,他用他的歌声温暖着歌迷的心。她用她的歌声歌颂着人间真善美,他用他的歌声在华语乐坛上传播着中华文化和东方神韵,也先后在全国各地以及香港,新西兰,俄罗斯,悉尼等地区国家举办个人演唱会及文艺演出。 

艺术家与传统民乐古琴
      近来陆昶旭更对中国传统文化,传统民乐深入了解,更是深深爱上了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琴 文化,他用了7年的时间,历尽大江南北,遍访名师高德,虚心请教学习,在众多的非遗传承人的帮助指导下,成功创办了,以斫琴,琴学交流,录音,创作为一体的明心德古琴堂,并即将全球发行个人新单曲《七弦琴》。
      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,更能获得到正知正见,也希望通过我们更多的作品,唤醒自己最纯正人性本爱,触发内在的觉性。体会放下与感恩、喜悦与自在、慈悲与智慧,也让自己的心慢慢开始回归宁静,同时也希望能把这中回归自然本质的心能传播,分享到更多人群中去,让我们周围更善更真更美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